中藥起源於原始社會人類的生產活動、生活經驗和早期的醫療經驗。

《淮南子‧修務訓》中云﹕神農乃教民播種五穀…百草之滋味…當此之時,一日而遇七十毒。

《史記‧補三皇本紀》有﹕神農氏以赭鞭鞭草木,始嘗百草,始有醫藥。

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,當推神農本草經,成書於東漢末期(公元二世紀)。

原書已佚,現有的各種版本是經明清以來的學者考訂、輯佚、整理而成。

書中收載藥物365種,其中植物藥237種,動物藥65種,礦物藥43種,其它20種。

按性能和功效分為上、中、下三品。

上藥120種為君,主養命以應天,無毒,多服久服不傷人,欲輕身益氣,不老延年者,本上經。

中藥120種為臣,主養性以應人,無毒有毒,斟酌其宜,欲遏病補虛羸者,本中經。

下藥125種為佐使,主治病以應地,多毒不可久服,欲除寒熱邪氣,破積聚愈疾者,本下經。

 

 

四氣五味,就是藥物的性味,代表藥物的藥性和滋味兩個方面。

其中的〝性〞又稱為〝氣〞,是古代通用、沿襲至今的名詞,所以四氣也就是四性。

性和味的作用,既有區別,又有聯繫。

四氣,就是寒、熱、溫、涼四種藥性。

寒涼和溫熱是對立的兩種藥性;寒和涼之間、熱和溫之間,是程度上的不同,也就是說藥性相同,

但在程度上有差別,溫次於熱、涼次於寒。

藥性的寒、熱、溫、涼,是藥物作用於人體發生的反應歸納出來的,中草藥的藥性,

通過長時期的臨床實踐,絕大多數已為人們所掌握,如果我們熟悉了各種藥物的藥性,就可以根據

《療寒以熱藥、療熱以寒藥》和《熱者寒之、寒者熱之》的治療原則寒涼藥,

大多具有清熱、瀉火、解毒等作用,常用來治療熱性病症。

溫熱藥,大多具有溫中、助陽、散寒等作用,常用來治療寒性病症。

此外,還有一些藥物的藥性較為平和,稱為〝平〞性。

由於平性藥沒有寒涼藥或溫熱藥的作用來得顯著,

所以在實際上雖有寒、熱、溫、涼、平正氣,而一般仍稱為四氣。

 

五味,就是辛、甘、酸、苦、鹹五種不同的滋味。

它主要是由味覺器官辨別出來的,或是根據臨床治療中反映出來的效果而確定的。

各種滋味的作用如下:

多食辛,則筋急而爪枯﹕有發散、行氣或潤養等作用。一般發汗的藥物與行氣的藥物,大多數有辛味;

某些補養的藥物,也有辛味。

多食甘,則骨痛而髮落﹕有滋補、和中或緩急的作用。一般滋補性的藥物及調和藥性的藥物,大多數有甘味。

多食酸,則肉胝而唇揭﹕有收斂、固澀等作用。一般帶有酸味的藥物,大都具有止汗、止渴等作用。

多食苦,則皮槁而毛拔﹕有瀉火、燥濕、通泄、下降等作用。一般具有清熱、燥濕、瀉下和降逆作用的藥物,大多數有苦味。

多食鹹,則脈凝泣而變色﹕有軟堅、散結或瀉下等作用。一般能消散結塊的藥物和一部分瀉下通便的藥物,帶有鹹味。

 

在五味以外,還有淡味、澀味,它們的意義和作用是這樣的:

淡味﹕就是淡而無味,有滲濕、利尿作用。一般能夠滲利水濕、通利小便的藥物,大多數是淡味。

澀味﹕有收斂止汗、固精、止瀉及止血等作用。

 

淡味沒有特殊的滋味,一般將它和甘味並列,稱〝淡附於甘

澀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,雖然有七種滋味,但習慣上仍稱〝五味〞

氣和味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,每一種藥物既具有一定的氣,又具有一定的味。

由於氣有氣的作用,味有味的作用,必須將氣和味的作用綜合起來看待,一般說,性味相同的藥物,

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;性味不同的藥物,功效也就有所區別;

性同味不同、或味同性不同的藥物在功效上也有共同之處和不同之點。

所以,在辨識藥性時,不能把藥物的氣與味孤立起來。

在臨床具體應用時,一般都是既用其氣、又用其味的,而在特殊應用的時候,配合其他藥物,則或用其氣,或用其味。

 

 

~升降浮沉~

升降浮沉,就是藥物作用於人體的四種趨向。

意義如下:

 是上升、升提的意思,指能治病勢下陷的藥。

 是下降、降逆的意思,指能治病勢上逆的藥。

 是輕浮、上行發散的意思,指能治病位在表的藥。

 是重沉、下行泄利的意思,指能治病位在裡的藥。

凡升浮的藥物,都能上行、向外;有升陽、發表、散寒、催吐等作用。

凡沉降的藥物,都能下行、向裡;有清熱、瀉下、利水、收斂、平喘、止呃等作用。

升降浮沉,既是四種不同藥性,同時在臨床上又作為用藥的原則,這是它的重要意義。

因為人體發生病變的部位有上、下、表、裡的不同,病勢有上逆和下陷的差別,在治療上就需要針對病情,選用藥物。

病勢上逆者,宜降不宜升;病勢下陷者,宜升不宜降;病位在表者,宜發表而不宜收斂;

病位在裡者,宜清熱、瀉下或溫裡、利水等沉降藥,不宜用解表藥等。

升降浮沉,也是對藥性認識的一種歸納方法,並且在應用上和藥物的歸經有密切聯繫。

升降浮沉的藥性,一般來說和藥物的性味、質地有一定關係

就藥性來說﹕

凡味屬辛甘、性屬溫熱的藥物,大都為升浮藥;凡味屬苦、酸、鹹,性屬寒涼的藥物,大都為沉降藥,

因此有《酸鹹無升、辛甘無降、寒無浮散、熱無沉降》的說法。

就藥物質地來說﹕

凡花、葉以及質輕的藥物,大都為升浮藥;凡種子、果實、礦石以及質重的藥物,大都為沉降藥。

但是,上述情況又並不是絕對的,還必須從各種藥物的功效特點來考慮。

在性味和質地方面,藥物的升降浮沉也是如此,此外,通過藥物的炮制,也能使升降浮沉有所轉化。

 

內服法中有湯、丸、散、膏、露、酒等,適應範圍較廣。由於內服法的〝湯〞劑,在臨床應用上最為廣泛,

而且它的服用法對於藥物的功效、病情的需要都有著重要的關係。

〝湯〞劑的服用法,又可分為煎藥法和服藥法,前者是在將藥物煎煮成湯藥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,

後者是在服藥時必須注意的方面。

 

煎藥﹕

入煎以前最好先用冷水將藥物淹設並略高一些,浸泡半小時後再煎。

關於火候問題,如氣味芳香、容易揮發的花、葉類藥物,不宜煎煮過久,可能喪失藥效;

如滋膩質重,不易出汁的根或根莖一類藥物,一般須文火久煎,否則沒有煮透,浪費藥材。

關於煎藥時間,一般藥物煎煮15~20分鐘左右。對於不易出汁的,就需要先用水煎15~20分鐘,然後再加其他藥物同煎。

還有一些含揮發油的芳香藥物,應該在其他藥物將要煎好時,再放入煎,一般的處方應會註明。

〝包煎〞即用布包起來煎煮,以免燒焦或使藥汁混濁;用於粉末或小粒的種子類藥物。

〝另煎〞如人參、阿膠等,再沖入煎好的藥汁中飲服;有些藥物不必煎煮,如芒硝等,只要將藥汁衝入溶化後即可服用。

 

服藥﹕

關於服藥量問題,一般每天一劑;病情嚴重的,如急性病發高熱等,可以考慮每天服二劑;

慢性疾病,也可一劑分二天服用,或隔一天服一劑。

每劑藥物一般煎二次,有些補藥也可以煎三次。每次煎成藥汁250~300毫升,可以分頭煎、二煎分服,

也可將二次煎的藥汁混合後分2~3次服用。

關於服藥時間問題,一般每天服藥二次,上午一次、下午一次,或下午一次、臨睡前一次,在吃飯後2小時左右服用較好。

〝病在上焦〞的適宜於飯後服,〝病在下焦〞的適宜於飯前服。

至於驅蟲藥最好在清晨空腹時服用,治療急性病症就隨時可服,不要拘泥規定時間。

服藥冷熱問題,一般應該在藥液溫而不涼的時候飲服。但對於寒性病症則需要熱服,

對於熱性病症則需要冷服;真熱假寒的病症,用寒性藥物而宜於溫服,真寒假熱的病症,用溫熱藥而宜於冷服。

所有這些,都必須根據病情靈活處理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喬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